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制工作 >> 依法治校 >> 专家解读 >> 正文
专家解读

专家解读教育“十三五”规划之高教版

发布时间:2017年12月24日 21:41   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更新观念深化改革 调整高等教育结构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  陈锋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必须把教育的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求。这一提法确定了推动教育结构性改革在“十三五”乃至于更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在教育发展重大战略政策中的关键位置。教育结构性改革所涵盖的内容十分丰富,这里重点谈一谈高等教育。  

一、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谈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必然选择,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宏观经济管理必须确立的战略思路。  

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4项主要任务为例,一是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一方面,“三去一降”带来传统产业需求与高等学校、职业院校毕业生的结构性错配问题;另一方面,“一补”带来短板领域对新型专业技术人才需求的增长。二是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核心是推动农业绿色化、科技化、产业化,当前相对薄弱的农业教育体系和以传统农学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很难适应新的要求。三是振兴实体经济。核心是创新驱动发展,全面改革传统产业人才培养的学科专业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四是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当前房地产及相关产业也处在科技革命的爆发点上,以建筑业为例,装配式、绿色化、智能化正在推进建筑业的革命性变化,这一领域的人才培养将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  

实际上从中长期而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人力资本供给结构的改革要远比上述4个方面深远得多。概括起来讲基本是3个方面:一是新常态新阶段宏观经济结构变化的新特点,体现在现代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农业现代化加速发展和社会文化建设日趋重要,其对于人才的结构、素质和培养方式的要求,是我们还缺研究、缺实践、不熟悉、不擅长的领域。二是创新驱动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内在新动能,不仅使整个产业结构处在快速变革的过程中,而且使创新能力日益成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所影响的不仅是人力资本的供给结构、供给方式,还要求以创新驱动发展为核心来构建教育与科技、与产业、与社会的关系,并建立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新的基准。三是全球科技革命、产业革命的新趋势,呈现出改变人类社会的新科技比任何时候更多、技术迭代和科技产业化的速度比任何时候更快、科技影响人们经济社会生活比任何时候更广,传统的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模式流程难以为继。  

二、教育结构性改革服务于提高教育质量主题  

“十三五”规划教育发展的主题是提高质量。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2017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切实把内涵式发展作为总的指导方针。将内涵式发展作为总方针,是中国教育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的必然要求。  

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贫困地区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发展普惠性幼儿教育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仍然是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和硬任务。但从发展阶段、全局看,内涵式发展是“十三五”和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的基本特点、基本要求、基本任务。“十三五”规划虽然提出到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0%的目标,但着力点也不是规模增长,有限的规模增长也将主要发挥引导高等教育区域、类型和人才培养结构调整的作用。具体到高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来讲,就必须综合看高校对基础研究、科技创新、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社会建设和管理、劳动者就业创业等方面的人才、科技、文化和社会服务的贡献。  

人才培养与供给质量的提高,一方面反映在高校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结构性变化,另一方面反映在高校必须适应发展动能转换和科技革命勃兴对人才需求的结构性变化。必须把功夫下在人才培养与供给的结构性调整上、下在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模式流程的深化改革上。  

三、调整高等教育结构,重在更新观念、深化改革  

调整高等教育结构,重在更新观念、深化改革。“十三五”规划许多篇章都涉及高等教育领域的结构性改革,如“双一流”建设,强化高校创新体系建设、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大力发展继续教育、加快培养现代产业急需人才等,还单列一章提出调整高等教育结构。可以说,调整高等教育结构的任务十分艰巨。  

推进高等教育结构调整,重在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例如,要加快建立现代教育体系;通过建立协同育人、协同创新的机制,支持高校开放办学,企业和科研院所广泛参与;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设置、分类指导、分类拨款、分类评估;推进高校布局与已经深刻变化的人口、城镇化、产业空间布局相适应,鼓励发展应用技术型、创新型、小型高水平类型的高校等。  

推进高等教育结构性调整,必须把扩大和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作为一项基础性制度安排。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更好地界定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内涵和边界,中央和省两级政府主要是完善高等教育的法律法规,管住管好高校的主要领导干部和党的建设,加强意识形态和思想政治工作,推动依法治校和信息公开,改革绩效评价和质量评估。在此基础上,把教学、科研自主权及相应的人事、经费、资产管理权更多地交给学校,减少审批和类审批,退出对微观办学过程的干预。教育行政部门对高校的管理,要转到宏观调控、事中事后监管评价和建立公平竞争机制上来。  

   

   

   

   

全面推进依法治教 加快教育治理现代化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申素平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集中阐述了新时期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新理念、新任务和新要求,提出了教育现代化的总体发展目标,也提出了加快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和全面推进依法治教的具体要求,对于我国未来5年包括教育法治在内的教育治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法治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可靠保障  

坚持依法治教是《规划》确立的推进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基本原则。《规划》首次将坚持依法治教写入基本原则,并提出“法治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可靠保障”的重要观点。也就是说,依法治教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基本保障,具有基础性和根本性的价值。  

《规划》在基本原则部分阐释了坚持依法治教原则的总体要求,即要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办学、依法执教,更加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教育改革发展,更加注重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和行政执法体制机制建设,更加注重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受教育权利和广大师生权益,更加注重保障人民群众对教育改革发展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依法推进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教育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规划》在第九部分“加快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中专门对全面推进依法治教的内容作了具体规定。值得指出的是,第九部分的其他内容,包括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构建有效监管体系和完善教育投入机制,也与依法治教具有密切联系,它们整体上共同构成了推进以法治为核心的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图景,成为《规划》的亮点所在。  

二、完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  

我国教育法律法规体系的基本框架虽已形成,但仍有很大完善空间。“十二五”期间,我国完成了包括《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和《民办教育促进法》在内的教育法律一揽子修订,但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6修5立”目标还有很大差距。在此背景下,《规划》提出要推动修订《职业教育法》《残疾人教育条例》,加快修订《教师法》《学位条例》,制定《学前教育法》《终身学习法》《学校安全条例》《国家教育考试条例》及一批规章的研究起草修订工作。  

完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须以良法为前提。要不断提高立法质量,恪守以人为本、立法为民理念,确保教育立法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要坚持立、改、废、释并举,增强教育法律法规的及时性、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不断废除那些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法律法规。要把公正、公平、公开原则贯穿教育立法全过程,实现教育立法和教育改革决策相衔接,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教育立法主动适应教育改革发展需要。  

三、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依法行政是实施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途径,是依法治教的基础和关键。依法行政首先要求行政机关自身遵法守法,严格按照法律赋予的权力和程序履职担责。《规划》不仅将依法行政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教”的重要内容,而且也在“加快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其他部分多处提出具体要求。包括建立教育行政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全面公开教育及相关政府部门职能、法律依据、实施主体、职责权限、管理流程、监督方式等事项;健全民主决策机制,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教育决策法定程序;加大信息公开力度,推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法、及时、全面、准确地向社会公开各项政策和重要事项,依法接受各级人大、政协和社会的监督;建立教育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等。这些制度和措施体现了行政法治的合法、公开、透明、民主等基本原则,是依法行政内涵的具体体现和要求。  

依法行政还要求行政机关依法适用法律,执行法律,确保教育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鉴于以往存在教育行政无执法、弱执法,教育法律责任追究不力等问题,《规划》有针对性地提出要加大教育行政执法力度,遵循法定职权与程序,运用行政指导、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手段,依法纠正学校和教育机构的违法违规行为,保障教育法律和政策有效实施。  

四、大力推进依法治校  

学校作为实施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基层单位,与师生发生最密切的法律关系,能够直接影响师生的权利义务,依法治理至关重要。《规划》将依法治校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教的重要内容,提出强化提升学校依法治校和教师依法执教的意识和能力,健全依法治校评价指标体系,大力推进依法治校。  

依法治校必须尊重和保护师生合法权益,正确处理三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建立师生权利救济制度尤为关键。当前,我国高等学校已经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全面建立了相对规范的校内学生申诉制度,并实现了校内申诉与校外再申诉及行政复议制度之间的合理衔接,但中小学及其他类型学校的校内学生申诉制度尚未普遍建立,教师的校内权利救济制度更没有实现制度化,师生的权利保护机制都有待完善。为此,《规划》与教育规划纲要保持一致,要求学校健全符合法治原则的教育救济制度,以进一步推动依法治校。  

     

     

     

     

     

     

     

     

     

吸引一流人才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东省教育厅副厅长  张志勇  

培养适应民族复兴、大国崛起的一代新人,需要教育“强基固本”。这里“基”和“本”就是教师队伍。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需要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对“十三五”期间教师队伍建设作出了部署,明确了任务要求。  

一、着力建设师德师风长效机制  

《规划》对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作出了战略部署。要求广大教师要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对建立大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提出了明确要求。开展多种形式的师德教育,组织广大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提升教师职业的崇高感和荣誉感。让教育利益相关方全面参与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学校工作考核和教育质量督导评估的主要内容;把师德师风表现作为教师考评的首要内容,建立个人自评、学生测评、同事互评、单位考评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考核机制,构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多方参与的师德师风监督体系;完善师德奖惩机制,将师德表现作为评奖评优的首要条件,对考核不合格的教师在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优奖励等环节实行一票否决制。  

二、积极推进教师教育综合改革  

《规划》围绕推进教师教育综合改革推出了系列重要举措。要办好一批师范院校和师范专业,探索建立教师教育质量监测评估制度,完善高校、地方政府、中小学“三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机制,加强师范生实践环节和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培训学分与教师管理结合机制,构建教师校长培训学分银行,加强教师校长网络研修社区建设。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能力建设,整合高等学校、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和中小学优质资源,建立中小学教师校长专业发展支持体系。  

《规划》围绕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提出了系列工作要求。健全和强化各级各类学校教研制度和机构,加强教研队伍建设,发挥教学名师和优秀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推进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建立健全高校教师继续教育与培训制度。着重提高大中小学教师队伍两大素养:一是信息化素养。开展教师信息化教育教学培训,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和管理人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二是现代教育治理能力。全面开展依法治教和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培训,提升校长和教育行政管理人员现代教育治理的意识和能力素养。培养造就教学名师,在国家和省两级认定一批教学名师,在全国各地带动造就一大批高水平教学人才。  

三、大力吸引一流人才从事教育  

《规划》明确把“吸引一流人才从教”作为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的战略目标。一是吸引优秀学子从事中小学教育。完善师范院校提前批次录取的办法,完善免费师范生制度体系,吸引优秀学生读师范当老师。扩大教育硕士招生规模,培养高层次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二是大力引进行业企业一流人才。允许高校和职业学校设立一定比例的流动岗位,吸引具有创新实践经验的企业家、高科技人才及各类高级专业人才兼职任教。三是建设高校一流人才队伍。加快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充分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实行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对国家急需紧缺的特殊人才,开辟专门渠道,实行特殊政策,实现精准引进。  

《规划》高度重视大中小学教师领军人才队伍建设。一方面,着力强化领导人员任职资格,明确任职资格条件,出台高等学校和中小学领导人员管理暂行办法,规范选拔任用制度,建立和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另一方面,支持学校领导人员依法依规履行职责,鼓励大胆探索创新,形成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造就一批优秀大中小学校长和教育家。  

四、全面完善教师管理体制机制  

加快推进“县管校聘”教师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配置教师资源职能,着力解决乡村教师结构性缺员和城镇师资不足问题,千方百计地统筹、调动、激活中小学教师队伍。  

各地在教师资源配置上要着力突破以下三个薄弱环节:一是向乡村教育倾斜,推动省级政府建立统筹规划、统一选拔的乡村教师补充机制。鼓励地方政府和师范院校加强本土化培养,采取多种方式定向培养“一专多能”的乡村教师。探索建立新聘教师农村学校任教服务期制度。对村小和教学点采取生师比和班师比相结合的方式核定教职工编制。对长期在乡村学校任教的优秀教师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表彰。二是向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倾斜,提高幼儿园教师入职门槛,新入职教师须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证。推动落实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鼓励通过政府购买岗位等方式解决幼儿园教师和保育员、保健员短缺问题。三是向贫困地区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倾斜,加大补充力度,引导地方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定向培养。  

改革完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一方面,加快研制各级各类教师队伍建设标准;另一方面,建立符合大中小学教师岗位特点的评价机制,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凭能力、实绩和贡献评价教师。  

     

     

     

     

     

     

     

     

创新驱动改革引领 推进“双一流”建设  

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研究员  杨颉  

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时期,审时度势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作为“十三五”期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重要任务,这是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一、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核心要求  

坚持中国特色,就是要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就是要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着力培养具有“中国心”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就是要坚持一流大学建设的道路自信,立足中国国情、服务中国需求、凝聚中国智慧、解决中国问题,探索出一条中国发展需求与世界教育规律深度融合的独特发展道路,努力推动国家发展进步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坚持世界一流,就是要瞄准世界一流,将世界公认的标准贯穿到各项具体工作中去,体现世界水平。在学科建设上不断取得突破,形成一批进入世界前列或行列的一流学科;在人才培养方面,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遵循教育规律,培养一批得到国际广泛认可的拔尖创新人才;在科学研究方面,推动和引领国际学术前沿领域发展,取得若干对世界科技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有重要影响的原创成果;在队伍建设上,引进培养一批在国际学术界享有盛誉的学术大师和一批国际水准的学科带头人。  

二、坚持“创新驱动、服务社会”的建设导向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阶段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高校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期待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  

高校应把握未来科技发展方向,顺应社会转型发展需求,在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模式、科技创新体系等方面进行主动调整,主动肩负起“引领创新”的历史使命,坚持立德树人,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着重培养引领创新的高层次人才。  

高校应面向国际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全面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共性技术研发能力,形成一批新兴交叉前沿方向和领域,产出一批重大理论和技术创新,形成一批对全球未来科技发展和人类生活方式产生重大影响的原创性成果,用创新成果引领支撑产业升级与转型发展。  

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应建立健全学校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的长效共建机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产出巨大社会经济效益;提高服务国家决策的能力,解决一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遇到的重大社会问题;提升创新教育水平和创新服务能力,有效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使高校成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  

三、坚持“学科带动、整体提升”的建设方针  

遵循教育规律,以一流学科建设带动学校整体发展。学科是汇聚人才队伍、进行科学研究、培养高层次人才、开展学术交流和配置办学资源的平台,一流大学是由一流学科构成的,建成一批一流学科,是建成一流大学的首要任务和必要前提。  

学科建设应坚持三个关键点:一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有限资源打造比较优势,对优势学科、特色学科和需求学科加大投入力度,对一些长期建设效果欠佳、且不能很好对接国家战略需求的学科,实施“关、停、并、转”,通过优化学科布局,不断满足和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新需求;二是尊重学科特点和学科建设规律,营造良好的学科生态,突出建设重点,坚持做自己最擅长、最有基础和潜力的领域,久久为功;三是切实推进学科交叉,打破院系壁垒,有效整合内外部资源,建设一批跨学科交叉平台和高水平智库,努力打造学科高峰,以一流学科建设带动学校整体水平提升。  

高校整体建设,须遵循大学办学规律、科学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在一流学科建设的基础上,加快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创新人才成长体系、科学技术创新体系、文化传承创新体系和社会服务创新体系,为社会培养一批一流的人才,为国家做出一流的贡献,在国际上产生一流的影响。  

四、坚持“深化改革、激发活力”的发展路径  

改革创新是教育事业大踏步赶上世界一流的重要法宝和强大动力。教育发展永无止境,改革创新永无止境。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不懈地深化综合改革,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着力破解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和不合理束缚,打破传统“路径依赖”和“组织惯性”,持续激发广大师生开展创新活动的内生动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源源不断地输出人力资源。  

要坚持世界一流目标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道路不动摇;坚持自主改革方针不动摇;坚持攻坚克难决心不动摇;坚持依靠群众路线不动摇。  

     

     

     

     

     

     

     

     

加强高校党建工作 凝聚强大发展动力  

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  骆郁廷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办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新的历史条件下,高等学校承担着立德树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强国提供重要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的战略任务。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对于巩固和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促进和保障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全面落实高等学校承担的战略任务,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加强高校党的政治建设,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要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充分发挥校党委在学校工作中的核心领导作用,提高党政领导班子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的能力,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主体责任;增强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注重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抵御各种错误社会思潮对高校的渗透和干扰,提高在复杂形势下辨别、把握和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的能力,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自觉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思想上、政治上的高度一致;增强党对高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深入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把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贯穿到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克服马克思主义在高校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的现象,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二、加强高校党的思想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高等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自觉地服从服务于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要着重从思想上建党,把党员的思想建设作为重点,通过加强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思想理论教育、党性修养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补足党员的精神之“钙”,使广大党员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牢固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思想导向和价值取向,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团结带领广大师生员工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培养发展学生党员的过程中,把解决思想上入党的问题放在首位,牢固确立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识,通过思想建设来带动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党员发展质量,使学生党员真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大力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着力解决“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立德树人的首要任务,通过“立德”来促进“树人”,通过教师“立德”来促进学生“立德”,使传道者首先做到悟道、信道、行道;加强和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功能,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与“主阵地”之间的密切协调,加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有效整合,从而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格局和育人合力,有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三、加强高校党的组织建设,提供改革发展组织保障  

进一步完善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党委领导核心地位,保证校长依法行使职权,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相结合,加快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明确党要管党、党管全局,提高党委领导学校党建和驾驭全局工作的能力。高校党的建设还存在管党治党的力度层层递减,基层党支部的政治功能弱化等问题。要抓好学校、院系、基层党支部层面的领导体制机制和制度规范建设。在院(系)一级,要坚持和完善党政共同负责制,发挥院党委(系党总支)的政治核心作用,加强和改进学院党的建设,支持和配合院行政领导,推动学院的改革和发展。在教研室,要建立健全党支部,选好配强党支部书记,加强党支部书记的培养,使党支部书记成为党的建设和学科发展的“双带头人”,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更好地促进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通过理顺高校党政之间、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之间、学校党委和院系党委及基层党支部之间的责任关系,建立学校党委、学院分党委和基层党支部“三级联动”、分级负责、层层落实的党建责任制,把党的建设和党对高等教育的领导真正落实到教学科研第一线。  

四、加强高校党的作风建设,凝聚高校发展强大动力  

加强高校党的作风建设,需要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和“六项禁令”精神。高校作风建设的重点是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重点是校处级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要着力解决理论与实践、领导与群众、自律和他律的关系,充分发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注重同高校知识分子尤其是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交朋友,建立高校领导干部同知识分子交朋友的畅通渠道和长效机制,自觉接受师生的监督,及时了解、听取、吸收、采纳师生的合理建议,增强高校党组织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能力,不断提高高校党组织在师生员工中的凝聚力、号召力和影响力,为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和汇聚广大师生的力量,推动高校的改革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上一条: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负责人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 下一条:专家解读《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

关闭